搜索
阜陽新聞網 首頁 專題2024年專題
訂閱

2024年專題

  • 金石傳拓技藝 印古今之韻

      使用宣紙和墨汁,用傳拓技藝,將碑刻、古磚、青銅器等金石器物上的文字或圖案像“復印”在紙上一樣,不僅再現了原物風貌,還具有很高藝術價值。2024年,這項金石傳拓技藝被列入臨泉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
    2025-7-2 10:06
  • 西漢銅矛 體現夏侯家族征戰歷史

      1977年,阜陽西漢汝陰侯墓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,其中就包括兩件珍貴的銅矛,不僅彰顯了第一代汝陰侯的征戰歷史,而且是汝陰侯家族記憶與等級地位的見證,對拓展西漢諸侯王、列侯歷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。汝陰侯
    2025-6-26 09:49
  • 臺家寺:商代淮河流域青銅文明中心

      臺家寺遺址位于阜南縣朱寨鎮三合村潤河灣北岸。如今,遠遠望去,低矮的臺墩狀遺址已不顯眼。然而,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,它卻是淮河流域最高等級的聚落,是商王朝為控制淮河中下游地區、拱衛“江淮金道”而設置的
    2025-6-26 09:47
  • 【三夏進行時】播種精量控制 水肥精打細算

    季季接續、茬茬壓緊。近段時間,我市各地搶抓農時推進夏種,新機具、新技術的高效應用,讓潁淮夏種更具“ 科技范”。近日,在太和縣舊縣鎮,夏糧歸倉后,田野上的忙碌并未停歇,種糧大戶常興鐸的高標準農田迎來夏種
    2025-6-16 10:25
  • 筑牢未成年人保護法治防線   

   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,“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權益保護,強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,制定專門矯治教育規定?!蔽闯赡耆耸亲鎳奈磥砼c民族的希望,他們正處在成長期,心智尚未成熟,易受外界影響?;诖?,
    2025-6-12 09:28
  • 【三夏進行時】“麥秸垛”何以成為“香餑餑”

    “今年我在曹集鎮拍下2.62萬畝小麥秸稈收儲權,大概收了1.1萬噸秸稈,按照往年市場價預計每噸收益50元?!崩羁≌f。李俊是一名秸稈經紀人,也是安徽碩傲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,從事秸稈收儲、加工、銷售工作已經10年
    2025-6-11 08:43
  • 【文化中國行】非遺承古韻 匠心綻新輝

    宣紙匠人指尖流淌的108道工序沉淀成“紙壽千年”的傳奇,黃山毛峰的茶香在非遺工坊中氤氳出獨特的韻味,黃梅戲婉轉悠揚的唱腔傳遍大街小巷……安徽作為非遺大省,擁有眾多極具特色的非遺代表性項目。
    2025-6-9 10:12
  • 顆粒歸倉

    6月3日,我市各地趁著晴好天氣對收獲的小麥進行晾曬,保證小麥品質,確保顆粒歸倉。全媒體記者 張天峰 龐誠 攝
    2025-6-4 16:25
  • 稻麥輪作畝產“噸半糧”

    “三夏”時節,潁上縣江店孜鎮,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綠色生產稻麥輪作核心區洋溢著豐收的喜悅。種糧大戶宋廷周種植的1200多畝訂單小麥經過實地測產,平均畝產達到550.2公斤,加上2024年秋收水稻畝均產量1002.5公斤
    2025-6-4 16:23
  • 全市夏糧搶收任務基本完成

   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,截至5月30日16時,全市小麥已收獲757.09萬畝,占比99.88%,這意味著我市夏糧搶收工作基本完成。今年以來異常天氣頻發,我市小麥大規模機收開始后,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科學調度人力、
    2025-6-3 16:26
  • 阜蒙農場迎豐收

    5月28日,阜南縣曹集鎮阜蒙農場萬畝麥田迎來收獲,75臺收割機穿梭作業,金黃麥穗在機械轟鳴中顆粒歸倉。該農場位于阜南蒙洼蓄洪區,地勢平坦、土地肥沃,擁有1.17萬畝耕地。
    2025-5-30 09:12
  • 秸稈回收助農增收

    “三夏”時節,阜陽市各地加大秸稈禁燒宣傳和小麥秸稈回收力度,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,變廢為寶,實現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“雙豐收”。圖為5月29日,在太和縣舊縣鎮,農機手駕駛農機進行小麥秸稈打捆作業。全媒體記者
    2025-5-30 08:41
  • 鄉政府大院里,麥客有個“家”(三夏進行時)

    5月28日一早,送糧車進進出出,安徽阜陽潁上縣關屯鄉糧油管理站開秤收糧?!皬慕涤陸獙﹂_始,到搶收結束,僅用了3天?!毙←溔渴胀?,關屯鄉黨委書記周新海終于松了一口氣。
    2025-5-29 14:59

新聞圖說

全城最新資訊,盡在掌握

返回頂部
亚洲午夜久久久|亚洲一区二区精品91眼镜|深夜a级毛片催情精视频免费|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电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