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的“第八屆全國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展示活動”評選結果近日揭曉。阜紡小學教師鄒瓊以一課《揭秘語音識別的奧秘》,在比賽中脫穎而出,榮獲教師基本功展評特等獎。據悉,這是安徽省在本屆活動中獲得的唯一國家級特等獎。 鄒瓊畢業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,2009年踏上教師崗位,2015年通過教師招考進入阜紡小學,現任該校信息科技教師兼語文教師。 作為信息科技教師,鄒瓊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將人工智能元素融入各學科。以《藏在宋詞里的聲音密碼——揭秘語音識別的奧秘》一課為例,靈感源自語文課文中辛棄疾的詞《清平樂·村居》。鄒瓊在教學中發現,AI在識別“最喜小兒亡賴”時會將“亡賴”誤識為“無賴”,便以此為契機設計教學案例。這個生動的例子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:為什么AI會“聽錯”?它是如何“聽懂”人類語言的?就這樣,一首宋詞自然地引出了語音識別技術的教學。 這種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跨學科教學,既深化了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,又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接觸前沿科技。這正是人工智能教育的魅力所在——讓學習變得更有趣、更深入,更能激發學生潛能。 為打磨出高質量的參賽作品,鄒瓊從教學目標設定、教學環節設計,到教學資源準備、技術難點攻克,再到課堂語言打磨,每個細節都精益求精。經過數月鉆研和數百次演練,最終在全國舞臺上精彩綻放。 談及獲獎感受,鄒瓊表示:“阜紡小學非常重視人工智能教育,將它納入特色課程體系建設。教研組定期開展主題研討、集體備課等活動,在備賽過程中給予我全方位支持?!彼€特別感謝市、區教研室專家的“點對點”指導,為參賽作品提供了寶貴建議。 “這份榮譽不僅屬于我個人,更是潁州區人工智能教育發展的縮影,是學校培養的成果?!编u瓊說,“它體現了市區領導對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視,也是對阜陽教育水平的認可?!?/div> 鄒瓊表示,會把這份榮譽化作動力,繼續扎根課堂,做好學校人工智能社團的指導工作,點燃更多孩子對科技的好奇心,為培養未來的創新人才盡一份力量。同時希望將這種跨學科融合的探索堅持下去,開發出更多有趣、有效的融合課例,讓更多孩子受益。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|
歡迎關注阜陽新聞網微信公眾號 : fynewsnet
全城最新資訊,盡在掌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