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,它與房屋、汽車等有形財產一樣,都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,受到法律的保護。何種情況屬于侵犯知識產權?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,需擔何責?近日,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一起此類典型案例。 2024年12月17日,潁東區市場監管局接到廣州某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舉報,稱阜陽某貿易有限公司銷售標有“AP××××”及“深圳市某陶瓷有限公司”字樣的潔具商品,與某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標“AR×××”近似。 執法人員隨即對當事人的經營場所及倉庫進行檢查,發現其銷售的深圳市某陶瓷有限公司生產的“AP××××”系列坐便器175套。經查,國家知識產權局已裁定該商標無效,因該商標與“AR×××”在字母構成、整體視覺效果等方面相近,易導致消費者混淆誤認。根據調查,當事人于2024年7月14日和9月27日分兩次從廣東潮州市陳某某處購進“AP××××”系列坐便器共182套,截至案發已銷售7套,違法經營額為3.78萬元。 因當事人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潔具商品,行為違反商標法規定,今年5月潁東區市場監管局依據商標法對當事人作出沒收侵權商品并罰款4萬元的行政處罰。 說法 商標法規定,有下列行為之一的,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: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,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;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,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,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,容易導致混淆的;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;偽造、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、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;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,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;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,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;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。 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,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;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,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;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,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。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,情節嚴重的,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。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。 |
歡迎關注阜陽新聞網微信公眾號 : fynews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