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新,正成為阜陽發展,尤其是產業發展最顯著的標簽:全球規模最大的年產3GW鈣鈦礦光伏電池組件項目開工建設,全球首條GWh鈉離子電池生產線實現量產、阜陽造鈉離子電池在全球率先“上車”,紐龍船舶全球最大缸徑柴油機氣缸套國內首制件下線,欣奕華入選2023年度科創獨角獸100強,翔勝科技片式芯片電阻出貨量位居全國第二…… 來過阜陽考察的客商與在阜陽投資興業的企業家,正給出越來越一致的評價:“阜陽,正以構建新格局的發展策,書寫新時代產業高質量發展故事?!?/div> 
數字無言,但清晰地刻畫著阜陽產業發展的新態勢—— 2023年,阜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.5%、居全省第一方陣;工業投資增長33.9%、居全省第4位,連續3年保持高速增長,占固投比重提高至33.5%、首次超過房地產投資占比。其中,制造業投資增長27.4%、居全省前列。 阜陽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,在2022年實現規上工業產值超千億元后,正朝著“雙千億”目標疾馳;綠色食品產業全產業鏈產值和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2023年分別達1207億元、2454億元,穩居全省首位,發展成色更足。 新能源汽車、先進光伏、新型儲能“新三樣”更耀眼。2023年,阜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營收224.9億元、增長17.4%,現有相關企業達到260家;光儲全產業鏈規上工業產值465.4億元、增長21.2%。目前,先進光伏已投產、在建和簽約落地N+型太陽能硅片20GW、TOPCon電池35GW、組件34.5GW,光伏發電并網規模4.5GW、居全省首位;新型儲能已投產、在建和簽約落地鋰電池產能25GWh、鈉離子電池產能30GWh,已投產和在建石墨烯鉛酸電池、鉛碳電池產能34.5GWh,年產新型鉛蓄電池占全國產能的1/5、全國規模最大。 
新態勢、新成績,凸顯新戰法、新打法—— 面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、現代產業體系不強不優、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不足等問題,阜陽下定決心,以新戰法打法“突圍”:立足自身發展基礎,結合發展機遇優勢,堅持產業鏈思維,以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為方向,以科技創新為引領,以工業投資千億計劃和“三個百億”行動為支撐,以系統落實“六抓工作法”“五管五必須”等機制為方法路徑,大力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、綠色食品、新能源汽車和裝備制造、新材料、電子信息及光電顯示、生命健康、綠色建筑建材、紡織服裝、現代服務業及商貿物流、文化旅游和數字創意等十大特色產業,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,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。 一系列“組合拳”迅速打出:全市建立17個產業鏈推進專班,由市委、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“總鏈長”,市四大班子有關負責同志擔任“鏈長”和“副鏈長”,相關部門人員參與,一鏈一專班;精準繪制各產業鏈樹狀圖、區域布局圖、作戰施工圖和企業清單、項目清單、創新平臺清單、科研院所及智庫清單、基金清單、重大活動清單、招商引資清單“三圖七單”,組建招商小分隊,大力推進強鏈補鏈延鏈,加快推動特色產業集聚集群集成發展…… 
從“點上開花”加速邁向“鏈上成景”,阜陽加速構建的產業新格局,向人們展示著這座城市強勁的發展勢頭與巨大的發展潛力。 透過這個窗口,人們也能看到,向綠色智能的區域性制造強市成長的阜陽,勇當皖北新型工業化加快突破排頭兵的阜陽,充分發揮皖北龍頭城市作用的阜陽,正信步走來! |